7月21日,大庆油田中四采油队和中十六联合站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——来自呼和浩特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50名中小学生研学团。
孩子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,走进中四采油队,聚精会神地聆听“三老四严”的传承故事,探访老牌采油队的新智慧;在中十六联合站,他们探索着油气分离工艺,挑战采油工艺流程复原任务。
整洁有序的作业区、纵横交错的管线、规律运转的设备……构成了一堂生动的工业实践课。
次日,研学热情延续至大庆石油科技馆。孩子们在“地宫”认识能源宝藏,分组拼装抽油机模型,让工业智慧从书本走向现实。
呼和浩特研学团的活动,是今夏大庆红色研学热潮中一个鲜活的缩影。7月以来,这座英雄之城已接待182个国内外研学团队,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。曾经响彻全国的“工业学大庆”口号,正通过“研学游大庆”这一沉浸式文旅IP,焕发新时代魅力。
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贯通南北西东
这股热潮早有预兆。
7月10日,黑龙江省暑期首趟红色研学专列便满载着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600名师生抵达大庆。
此后,从北疆草原呼和浩特到冰城哈尔滨,从“共创明‘Teen’计划”的香港青少年到“澳门青年看祖国”研习团成员,从英国华裔少年到北京大学暑期实训学子,不同地域、不同背景的年轻身影纷纷涌入大庆,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中,感悟初心、汲取力量,持续叫响“工业学大庆、研学游大庆”IP。
从历史到现实的立体对话
当呼和浩特的少年们在科技馆为拼好一个模型部件而欢呼,当香港青少年在“铁人一口井”沉浸式体验人拉肩扛精神,当北大学子在现代化的联合站里探讨着石油工业的科技前沿,这场深度对话,揭示了大庆研学持续走热绝非偶然——
这里不仅矗立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丰碑,更蕴藏着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这一历久弥新的精神富矿。大庆将抽象的精神转化为可观看、可聆听、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,让教科书上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、可学可悟。
精神基因的活态传承
从“工业学大庆”到“研学游大庆”,这座英雄之城正将精神基因转化为滋养青年的养分。孩子们在研学实践中学习石油知识、理解团队协作、感受责任担当,在触摸历史时坚定理想信念。
这种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精神传承不再是口号,而是可感知、可践行的成长体验。
当抽油机模型在少年手中运转,当铁人誓言通过展品在港澳青年心中回响,当油城故事随学子足迹传播更远,大庆精神的新时代传承已写下鲜活注脚。
摄影:王翠
编辑:王丹
审核:李晓禹监制:贾超时
]article_adlist--> 觉得不错,点赞在看↓↓ ]article_adlist-->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